什麼一點點?什麼多一點?
攝影 鹿耳樹 台東縣嘉蘭村的石板屋
昨天,皇明老師很困惑的問我,好像現在的學員比起三、四年前的學員,好像有很大的不同??
跟皇明老師深談後,我發現他迷惑的點。因為他是從傳統影像學起的,所以基本的構圖要學比較久;現在的數位學員,拍完後,馬上看影像,所以攝影的問題解決的比較快;導致數位的學員比起傳統的學員要學得快。
本來學習的快,是一件好事。但!在許多美學的養成裡,就出現速食版。我的意思是說:「攝影的想法,不夠扎實。」。傳統的學員拍完照片後,得把底片送相館沖洗,才能拿到相片,那可能最快一天,或是好幾個禮拜後的事,才看得到影像。
也就是傳統影像的學員,拍完照片後,還要想很久!很久!自己檢討很久,才能確切的看到照片,才能得知,和自己預期的一樣或是不一樣。那樣的等待、想像、思考,內心都真的很掙扎,所以能拍好一張照片的學員,比現在的數位學員要學更久的時間。
數位的學員,有想法馬上得到數位相機的印證。導致想法上薄弱了,思考的時間縮短了。對於美學的基本功也簡化了,所以影像上得細節,就慢慢的變得薄弱了。
所以用數位影像學習的人,不會在乎那什麼一點點?什麼多一點?導致常常利用影像後製來增加攝影的豐富度。
布列松攝影大師的決定性的瞬間裡,有太多相機的基本功要鍊。其中包括相機的熟悉度及環境條件的掌握。但!最重要的事,預期事情將發生,把相機的構圖及操作等在事情的前面準備好。才有辦法在故事發生時,拍下那絕對性的瞬間。拿數位相機的大部分朋友,大多無法預期事情影像的發生構圖。導致很少考慮什麼一點點?什麼多一點?構圖上細節少很多。如果想要影像拍得更精彩,拍照前,閉起眼睛去思考將拍下的影像很重要。要預期影像的發生,預期畫面裡的每個細節。鹿耳樹
攝影 鹿耳樹 台東縣大麻里海邊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