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的盒子Time box(六之二),醞釀、沉澱在自己生命的存摺篇

 img020-1.jpg

攝影   鹿耳樹   

如果您沒有看過時間的盒子(六之一)開啟篇,您可能直接看時間的盒子(六之二)會有困擾,請您上google收尋到鹿耳樹的天馬行空後看完(六之一),再看(六之二)

 

時間的盒子(六之二),攝影者醞釀、沉澱自己,在自己生命的存摺上,就像在累積自己時間盒子的經驗Time box(六之二)。

 

不懂得欣賞土地,是不會真正了解植物?

不懂欣賞白雲,是不會真正懂得藍天?

不懂欣賞微風的人,是不懂象牙塔外的世界?

 

蕨類的嫩芽?楓香的鮮綠?果實的香甜?秋天的楓紅?濃郁的植物情感?感覺到甚麼?說得清楚嗎?眼前的事物?如何說得清楚?

 

您是否曾經想過,自己對很多事物的想法,怎麼來的?當一台車開過眼前,微風吹起,樹木扶疏搖晃,一片黃葉慢慢吹落眼前;空氣裡有點淡淡的花香,遠方的小孩嬉戲著,天空白鷺鷥嘎嘎飛過。這樣一個場景,您感覺到了什麼?您知道了什麼?想到什麼?

 

自己觀心,是否能感受到四季?身外的變化?

 

 

白米蒸熟後,如何成了女兒紅?因為加了酒麴發酵提煉成酒。因為釀成酒後,又經過的一個女孩的成長到出閣的二十幾年的時間,在地窖中慢慢累積時間熟成,純甘厚香。最後出閣宴會的女兒紅酒,代表這一家子人對女兒的疼愛,也間接傳達的二十幾年來娘家的家勢興旺。要不然?誰家的酒可以在地窖,放他二十幾年慢慢熟成。

 

明明就是一罈酒?當年份這罈酒叫米酒。如果可以放二十幾年?二十幾年後,這罈米酒,叫做女兒紅。這就像初學攝影的人和拍了二十幾年的人,為甚麼使用相同的相機和底片。但!作品卻有很大差異的地方。總之,女兒紅還是酒。

 

在學習攝影的過程裡,我們一點一滴的累積經驗和技術。就像我們學攝影,向老師學習操作光圈、快門、曝光值、和構圖、、等等。如果遇見好老師,就像鹿耳樹遇見張錫銘老師及  故陳先生石岸老師,用心的學生,兩年後、四年後,一定對於基礎的攝影技術熟捻,有心得。但,那是認真的學生遇見好老師,學會了相機操控,不代表會拍出好作品。

 

img024-1.jpg 

攝影  鹿耳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播種

 

像鹿耳樹的該姆在貧瘠的土地上,辛苦的播種。就像鹿耳樹在學攝影一樣,一點一滴,一顆種子、一顆種子播在自己心田上。在鹿耳樹自己的人生存摺上,種子甚麼時候發芽,鹿耳樹不知道?但!農夫播種要配合四季變化,學攝影要配合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個人經驗彙總。當了解了相機在各個場景的運用操作,大約學好了攝影的初級技術。

 

但!初級的技術,只是熟練的相機的操作而已。就像一個釀酒師父,終於學會的釀酒;不代表每個釀酒師父,都會釀出好酒。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一次又一次的去重新感覺,一直對自己不滿意,一直挑剔自己的瑕疵;在觀摩別人的作品,一直去感覺,:「甚麼是真實或是生命的存在。」。

 

真正的藝術是說不清楚的,真正當代的藝術是在當代及現實情感領域裡,碰觸自己或別人沒有碰觸的情感領域。

 

真正的藝術品,是挑戰時代情感的極限。

 

我的意思是說,當一個釀酒師父,有了基本的釀酒功夫後,還得要有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的,累積自己釀酒經驗,才能知道甚麼季節的米最好?產地哪裡的米最好?如何去蒸?該如何去提鍊?再配合著整個流程間各個階段,溫度火侯等等的掌控,才能得到最好的甘甜及濃度。坦白講,有經驗又認真的釀酒師父釀的酒,才可能是極品,不是香料酒可以取代。世界上,每個欣賞到的極品,其實就很像在做藝術。

 

我能不開車後,可能品酒;有空也和友人品珍藏咖啡,我覺得這些一點點的極品液體,在味蕾上的跳動,是一般的等級做不到的,那種滋味,無可形容就像藝術。只不過,我的經濟大都只允許我喝,一般等級的飲料。

img013-1.jpg 

攝影  鹿耳樹 

但!我知道。這跟攝影很像,當一個初階完鍊的攝影者要開始進階時,會很苦惱。會很心虛?好像一切的攝影都懂了,可是事實上,自己想要的攝影,甚麼都做不來。情感啊?情感!進階的攝影者克淬煉自己的情感,表現在嘴角,像畫作中蒙娜麗莎的微笑。表現在眼睛,像上圖。表現在畫面上每個人的肢體語言。我知道要累積人生經驗,累積自己的攝影經驗,還要有能體認環境變化的能力,控制相機裏的美學,琢磨那畫面中的一點一滴,最後展露一個兩百五十分之一秒的瞬間。鹿耳樹一直知道自己拍得不夠好,只是當下盡力了。

 

聞一聞空氣的味道裡,現在新品莊園的夜裡有淡淡山素英的味道,還有一種炙熱太陽曬過土地的味道。輕輕動一動雙手,感覺一下,虛無空間;甚麼是有?甚麼又是無?在這樣的初夏夜裡,在梅雨季前,新品莊園裡有十幾種的蛙鳴,在期待著雨季。好像這一切跟攝影無關。但!仔細想想,也不是全然無關。因為現場的每一個氣氛,足以影響攝影畫面構成的要件。

 

能不能拍下有山素英香味的夜晚,還有各種青蛙的求偶聲?還有那夜裡,若有似無的風,月有點黑,可是因為包容著山嵐嗎?

 

我知道?我知道!但!有太多的我知道,而目前我的攝影無力做到。我知道?我知道!

img003-1.jpg  

攝影  鹿耳樹

 

我知道?我知道!只有累積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人生經驗,在用攝影去表達,去詮釋。我才有可能拍得更好,只有觀人、觀心、觀世界的想法,有更深一層的體驗,我的攝影才會不一樣。相機是永遠只有光圈、快門、底片,但!攝影者心境的成長是不會止息的,以致於攝影會有瓶頸;但,成長可能無止境,就像在累積自己的修行,會有可能到無限大。然後,把自己這一路走來的功過,記在自己人生的存摺上;等到年紀愈大,資料庫愈多時候,醞釀、沉澱人生的足跡,記上自己在人生存摺經驗。等到想法想到的時候,就提存用用,零存整付、零存零付。

 

可是事實上,攝影者醞釀、沉澱自己,在自己生命的存摺上,就像在累積自己時間盒子的經驗Time box(二)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chuan7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